為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進我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引導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產業為支撐,通過梯度培育、政策扶持和精準服務,培育打造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矩陣。
(二)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力爭每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到2025年,我市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家,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引領我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助推我市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梯度培育行動
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打造“以小育大、以大帶小、以新促轉、以無生有”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充實后備力量。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構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打造一批具有持續創新力、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群。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制定培育計劃和措施,做到應報盡報、應入盡入,同時加強對入庫企業的分類指導,形成有機銜接的梯度培育體系。堅持梯次培育,動態管理,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的監測、指導和跟蹤服務。
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有效期內的設備、軟件投資,按照省級財政補助金額的25%給予配套支持。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科技局、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二)實施創新驅動行動
引導和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等研發機構(平臺),深化產學研合作,提高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運用。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自主研發成果知識產權保護,指導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發明專利布局,建立核心技術專利池。
“十四五”期間,力爭新增市級創新平臺60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00家以上。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發改委、教育局、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實施品牌質量提升行動
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支持企業主持或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全面提升企業產品質量管控能力和品牌培育及創建能力。引導和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爭創省長質量獎、市長質量獎。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知識產權品牌發展戰略,建設品牌發展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積極申報中華老字號。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四)實施市場開拓行動
把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做優做強產業鏈相結合,搭建與產業鏈龍頭企業、行業知名企業合作平臺,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供需對接會,鼓勵“鏈主”企業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放市場、創新、資金、數據等要素資源,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材料采購、資金融通、品牌嫁接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搶抓RCEP生效契機,鼓勵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國內、國際展會,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鼓勵各地以優先采購、增加預留份額等方式,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品的首購首用和推廣應用支持,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發創新產品。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改委、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五)實施金融助企行動
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搶抓北交所設立機遇,強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引導企業規范公司治理,通過“新三板”掛牌、入選創新層、北交所上市,打造上市梯次格局。完善我市上市的各項獎勵政策,降低中小企業上市成本。鼓勵企業積極引入政府引導基金、風投基金,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納入新鄉市金融服務共享平臺,積極組織銀企對接,鼓勵各金融機構開發“專精特新貸”等針對性強的信貸產品;建立“政銀擔”聯動機制,引導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逐步將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充分發揮市應急轉貸資金作用,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解決資金應急難題。
(責任單位:市金融局、新鄉銀保監分局、人行新鄉市中心支行、財政局、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六)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
推進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持續開展“企業上云上平臺”提升行動,聚焦“訂單、成本、質量、交期”等核心業務痛點,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關鍵環節上云。加快構建數據協同共享的產業數字化發展生態,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獲取數據、應用數據的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推廣應用場景,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推動數字化產品應用,加強工業互聯網賦能。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七)實施服務保障行動
進一步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積極引導平臺、基地提升服務能力,申報國家、省、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鼓勵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定制專屬服務包,提供個性化服務產品,并把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作為年度綜合考評的重點內容。對省級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平臺),根據省考核結果,對一、二、三等獎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持續開展企業家素質提升行動,幫助“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拓寬思維和國際視野,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在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梳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人才需求,建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搭建企業高層次人才供給通道。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實現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覆蓋,為每家企業至少解決1項困難。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人社局、工商聯、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三、健全保障機制
(一)優化發展環境
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依法打擊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最大限度降低“雙創”準入門檻,努力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造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發展環境。
(二)強化統籌協調
由市政府統籌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強化整體部署、協同推進和督促指導。各縣(市)、區要建立“專精特新”發展協調推進機制,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三)狠抓工作落實
各縣(市、區)、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結合實際和職責抓好工作落實,市政府將定期通報中小企業發展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進展情況。
以上所列各項財政支持政策,按財政體制分級承擔。
同一企業同一申報年度獲得多項獎勵資金的,按就高原則只享受一項獎勵。
就同一事項,我市現行政策另有規定的,適用對象自行選擇政策依據,但不得重復享受。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Copyright ? 2022-2023 潮盛企業管理咨詢中心 版權所有備案號:粵ICP備2022013427號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