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國辦發〔2021〕45號)、《黃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黃石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黃政辦發〔2022〕9號),為做好“六穩”,落實“六?!?,進一步加大惠企紓困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結合陽新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中小微企業成長。對新進的規模制造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以國家統計局核定的新進規模企業名單為依據,按企業進規當年實現銷售收入來分等級獎勵,當年實現5000萬以上銷售收入的獎勵15萬元,當年實現5000萬以下銷售收入的獎勵10萬元。對首次納入規模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和首次納入限額以上統計的商貿企業,縣級財政按每戶5萬元標準給予獎勵,分3年兌現,第一年1.5萬元,第二年1.5萬元,第三年2萬元。(牽頭單位: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商務局)
二、確保應急保供資金暢通。建立應急保供資金調度機制,及時調度應急保供資金,確保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牽頭單位:縣財政局、縣金融辦、縣擔保公司、縣人行、縣銀保監組)
三、對中小微企業貸款進行專項貼息。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不含房地產、金融和類金融企業)2021年經縣擔保公司新發放的擔保貸款(含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按照單戶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貸款額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給予貼息或者給予擔保費補貼,貼息利率不超過貸款時市場報價利率(LPR)加50個基點。(牽頭單位: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金融辦、縣擔保公司)
四、全面推行保險保函。在建設工程、進出口、招標投標、農民工工資支付等領域全面推行以保險、保函等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減少企業資金占用。(牽頭單位:縣銀保監組、縣住建局、縣人社局、縣商務局、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
五、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降低申請門檻,企業1年內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數與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占比,由15%下調為10%,超過100人的企業下調為6%。符合招用高校畢業生就業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金額由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小微企業承擔的利息為LPR-150BP(2.35%左右),縣財政對剩余部分給予貼息,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對還款積極、帶動就業能力強、創業項目好的貸款個人和小微企業,可繼續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但累計次數不得超過3次。(牽頭單位:縣財政局、縣人社局)
六、支持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對獲得省級試點企業、示范企業依據省級部門相關認定文件,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對獲得省級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省級隱形冠軍培育企業、省級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40萬元、20萬元、2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級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工廠等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給予一次性4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縣經信局、縣財政局)
七、實施制造業首臺(套)提升工程。制定《陽新縣創新產品目錄》,加大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對納入《陽新縣創新產品目錄》的首臺(套)產品3年內優先政府采購。(牽頭單位:縣經信局、縣科技局、縣財政局)
八、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對承租縣級各類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022年租金減20%征收。(牽頭單位:縣財政局)
九、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深入落實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減征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等稅收優惠政策。(牽頭單位:縣財政局、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稅務局)
十、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惠企紓困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出臺的各類惠企紓困政策。若國家、省、市相關文件政策標準高于本政策措施,按相關規定執行;若低于本標準,按本文規定執行。除國家、省、市政策有明確規定外,本政策措施有效期截至到2022年底。(牽頭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
本政策措施由縣發改局會同縣相關部門負責解釋。各牽頭單位要迅速制定落實方案,通過“免申即享”等方式加快落實各項政策,落實情況于每月底22日前報縣發改局。
Copyright ? 2022-2023 潮盛企業管理咨詢中心 版權所有備案號:粵ICP備2022013427號網站地圖